韶关仁化县以全产业链式做强鸭稻米品牌

扶溪鸭稻米推介。 扶溪镇政府 供图 扶溪鸭稻米推介。 扶溪镇政府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8日电 (王坚 谭玉玲)日前,在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紫岭村的田园里,农民们有的忙着犁耙田,有的忙着插秧。而周围的田块,通过集中土地流转,也准备用于种植鸭稻米。这是该县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做大做强鸭稻米品牌的一个缩影。

据仁化县政府介绍,该县积极响应中央、广东省、韶关市关于保障地方粮食安全的号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结合打造“双区”的“米袋子”,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该县财政每年安排配套工作经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去年来共整合上级资金5000多万元,受益农田面积3.36万亩,切实增强农田增产保供、防灾抗灾能力。

同时,该县补助涉农资金100多万元,支持新建工厂化育秧中心,推动水稻实现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烘干等全程机械化生产,并向全县推出代耕代种等服务。

郁郁葱葱的秧苗。 扶溪镇政府 供图 郁郁葱葱的秧苗。 扶溪镇政府 供图

仁化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在扶溪镇建立一个400亩的现代农业优质水稻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10个水稻新品种,从中筛选在仁化县适应强、高产、优质的主推品种1-2个,在全县推广种植。全县建立了11个镇(街)技术指导服务组,推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解决农业技术和信息到村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扶溪镇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运用华南农业大学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发展“鸭稻共作”生态农业,建立了千亩“鸭稻共作”示范基地,相比传统水稻种植,每亩地效益提高2-3倍,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