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他的镜头下,有深圳不为人知的这一面

40年光阴流转,深圳经济特区已然不惑。你可曾知道,城市的变迁中有着这样一群深圳人?他们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南国的土地上披荆斩棘;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浇筑在时代的巨轮中无怨无悔;他们将自己的姓名融入了历史的洪流中默默无闻。

在深圳人的血管里奋斗的基因从未停止延续,那是“深圳速度”的奇迹也是“深圳质量”的追求;在深圳人的步履中寻梦的初心从未被改变,那是“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激情,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踏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寻找这些奋斗者;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我们倾听奋斗者的声音,将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致敬奋斗者!奋斗者长青!

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来源:深圳特区报)

“晴天我骑着单车采访,雨天单车骑着我采访。那时的深圳到处是工地,一片泥泞,根本骑不动,只好把单车扛在身上,走着继续去采访。”

2020年,76岁的原深圳特区报摄影记者刘廷芳,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初,自己刚来深圳工作时采访的情形,会心地笑了。

作为深圳新闻摄影的第一批拓荒牛,1982年3月调进深圳特区报社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后,他就执着地只干了一件事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特区的成长与变化。

“我很荣幸自己能够成为深圳历史的记录者。”刘廷芳非常肯定地说,假如还有来世,我愿还是一名摄影记者。

30多年只拍了一张好照片

虽然从事新闻摄影30多年,作品无数,但刘廷芳认为自己只拍了一张好照片——“525万!”

“525万!”,是中国首次拍卖土地最后的成交价。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政府在深圳会堂举行中国首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在此之前,我国的建设用地是无偿使用的,深圳举行土地拍卖,开创了我国有偿使用土地的先河,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刘廷芳代表作《中国首次拍卖土地》。(来源:深圳特区报)

凭着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刘廷芳觉得自己应该去现场,“我不是跑经济线的记者,本来是没有采访任务的,但是当时我感觉这个事情很重大,要去看看”。

带上三部相机,刘廷芳来到了深圳会堂的拍卖现场。整个会堂都坐满了人,过道上都是记者,摄影记者更是上窜下跳,有的上台去拍拍卖官敲槌,有的在拍竞拍者用计算器计价。拍卖官在台上从200万开始喊价,喊价声、应价声此起彼伏。

“我当时就站在前排过道上,面对着观众席左右移动,一心想要抢拍到竞拍最后得主的镜头。”刘廷芳回忆说,当11号和22号两位竞拍者展开拉锯战时,我选择了最佳位置,把镜头对准了他们。这时11号竞拍者——深圳房地产公司代表,从座位上站起来高举应价牌,喊出“525万”最高价。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我发现自己两台照相机都没有胶卷了,而此时换胶卷已经来不及,只好举起理光30D“傻瓜”照相机,借着电视台记者的灯光,连按三下快门,随着拍卖官的一声槌响,定格住了拍卖土地第一槌的瞬间。

这张被命名为《中国首次拍卖土地》的照片画面气氛热烈、现场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获得1987年全国新闻摄影银牌奖、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摄影大赛金奖,成为了刘廷芳的代表作。

宝安龙岗的农村跑了个遍

当年的深圳,并无高楼林立。刘廷芳回忆说,建筑主要集中在深圳市罗湖区和平路、建设路一带,从上海宾馆往西,房子越来越少,基本就是大片的农田和渔塘。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刘廷芳对农村始终怀着儿子对母亲般的眷恋。渔民村的新楼、东方村施肥的农民、赶集归来的大嫂、南澳龙舟赛渔民的喜悦、西乡敬老院的老人的歌声、劳务工愉快的周末……一个个镜头记录下了特区农村沧海桑田的巨变。而让他特别自豪的是,在当摄影记者这么多年里,自己把宝安、龙岗的农村跑了个遍。

“我对深圳的农村特别熟悉,印象最深的是罗湖区渔民村,1984年我乘坐直升飞机航拍了一次深圳。”刘廷芳说,当时从南山直升飞机基地起飞,飞到蛇口工业区上空转一圈,然后沿着深圳河一直飞到罗湖。渔民村航拍出来竟然象一把镰刀,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渔民村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万元户村”。刘廷芳从此一直关注着村里的发展,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个小渔村几十年来由贫到富,再到幸福起来的历史。“村里的人原来都是渔民,富起来后一开始每户都盖起了两层楼,后来两层楼盖成了六层、七层的多层楼,现在都住在高楼里了,变化非常大”。

2004年9月,深圳最后两个村——宝安沙井民主村、福永塘尾村同时挂牌成立社区居委会,标志着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和农村管理体制的城市,成为全国第一座没有农村的城市。

八卦岭工业区。(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农村的变迁见证了经济特区的发展。刘廷芳说,当年刚来深圳,一片黄土,到处尘土飞扬。38年来眼看着一条条马路通车,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如今的深圳成了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当年真的没想到今天会变得这么好”。

用镜头记录深圳历史

在特区做了30多年的摄影记者,刘廷芳说,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出去采访,用镜头把深圳的变化纪录下来。

其实当一名摄影记者是比较辛苦的,因为一定要到现场才能拍到照片,不但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当年没有无人机,如果要拍全景,找个好角度,就要爬山、爬高楼,刘廷芳记不得自己爬了多少山和楼,“最危险的是爬到塔吊上去拍照片,在一些农村里没有高楼,只好爬村里的水塔,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手抓着水塔边的铁杆子慢慢爬上去,再慢慢爬下来”。

30多年来,这份对事业的执着和责任让刘廷芳成为特区不少重大事件的见证人和记录者:股潮人群的拥挤、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农村城市化的脚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身影……特区建设者的喜怒哀乐定格珍藏在了一个个镜头里。

刘廷芳。(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9年,刘廷芳出版了摄影集《深圳私人视觉史》,把自己拍摄的深圳40年影像,共计120张照片结集成册。无意中发现一张拍摄于1983的老照片中的花厂打工妹张燕婷已成长为一名社区干部,欣慰之余,刘廷芳把影集送到了主人公手上,成就了一段佳话。

能够用镜头记录深圳和深圳人的历史与成长,让刘廷芳备感荣幸与自豪。他说,自己来深圳快40年了,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执着地记录深圳和深圳人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深圳,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希望年轻人不要浮躁,而是要脚踏实地地专心做好一件事,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深圳特区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