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师“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应对疫情“大考”

疫情期间,珠海一位中学老师在“云端”开课。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疫情期间,我们在家上课与老师隔屏相见,还能挑选视频反复听课,巩固知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源市第一中学八年级学生杨睿思在家上学,她习惯每晚打开录制的网课复习,学习进度没有受到影响。

开学可延期,学生成长不能延期。为了让广东2450万大中小学生安心在家学习,全省广大教师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千万学生身心健康,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通过网络保障了教育教学“不断线”,把战“疫”精神化为教育力量,更用技术赋能教学水平提升。

线上课程▶▷

确保教学“不断线”

“李老师,我们特别喜欢您的心理疏导直播课。”疫情防控期间,了解到学生的心理问题,韶关市韶钢一中政治教师李燕梅精心设计了《感激父母》《我的快乐我做主》等直播课,获得学生热捧。“能帮学生解决居家学习期间遇到的困惑,我感到满满的成就感。”李燕梅说。

今年2月4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要科学研究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本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案,要充分考虑城乡、区域、学段、学科以及学生类型等差异,争取中小学生全员参与,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学”。

紧接着,2月25日又发布《关于线上教育安排的通知》,要求3月2日起,全省开展线上教育,学生不返校。

“大考”在即,没有退路。

全省教师立即行动起来,用一根根网线、一块块屏幕,确保教育教学“不断线”。

“正在上课,请安静。”湖北鄂州新安村一栋民居墙上贴着一张红色字条。探头一看,破旧书桌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借着邻居家的网络,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师谢汇章搭起了简陋的“直播间”,正在给学生上《大学物理》。“这套设备是我们村最顶级的了。”谢汇章说,坚决不能因自己滞留湖北影响教学。

在广州市执信中学,老师们除了直播课,还录制作业讲评类微课,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复习。“老师们在家录制视频,工作量不小。比如,针对一道题录制10分钟的讲解视频,背后就有好几个小时的工作。”执信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兰海舰说。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大批教师用实际行动坚决不让一个孩子因疫情掉队,用爱心和智慧照亮乡村孩子的求学路,展现了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线上教学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要加快步伐学习掌握!”一想到村庄的孩子们上网课可能有难度,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中心学校的教导主任卓兰英就心急如焚。

卓兰英主动带头向年轻教师请教信息技能,向县教研员讨教教学内容,带领学校教师翻山越岭送教上门。在她的带动下,这个边远山区学校最终实现所有教师直播教学,所有学生线上学习,线上教育100%全覆盖。

“陈老师,我家里只有爷爷用的老人手机,我上课该怎么办?”2月底,云浮市郁南县大方镇中心学校二年级学生钱萍萍鼓起勇气给数学教师陈成强打去电话。得知和钱萍萍有类似情况的学生有3人,陈成强下定决心:“山区网课到不了,但脚步可以到!”于是,他和几名教师每周至少2次,利用中午午休和下午下班后的时间,坚持把课送到孩子家中。

技术赋能▶▷

信息化推动教师发展

“语速注意要再慢一点;这里建议加上‘处理’一词……”河源市第一中学教室里,5名教师不时对讲课教师提出建议,甚至连语气停顿都要充分讨论。原来,这是该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成员正在为线上教育磨课。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面对疫情,广大教师通过在线教学,推进了教育教学方式革命性变革。

“停课不停学”之初,不少教师颇有压力,还调侃自己化身成了“十八线主播”。但在技术的赋能下,一大批教师从不敢、不愿,到逐渐享受网络带来的全新教育体验,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与以往站在讲台上与学生面对面讲课不同,要如何讲好网课?广东实验中学高二数学教师张淑华和同事们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与线下相比,线上教育备课工作量是有所增加的。”张淑华说,随着探索她也发现,线上教育可以将更直观、更透彻的讲解视频链接发送给学生,帮助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学生深入理解。

韶关学院英东食品学院教师刘永吉,2月初就主动提供线上教育指导,帮助10多名教师解决了数百个困难。他还主动为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演示和远程指导,其指导材料被全国多个省份广泛转载学习借鉴。

疫情期间,不少教师拿出了相机和专业收音设备;也有的在家巧用自拍杆、撑衣杆支撑录像设备;还有的学会了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多屏切换”。

其实早在2000年10月,我国就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工作。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20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有效促进教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经历此次线上教育的新样态探索后,传统课堂教育不再一成不变,正在发生变革和探索。”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说,广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工作开展已久,疫情之下,教师有效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教育,实现了专业发展和成长。

疫情教材▶▷

战“疫”精神化为教育力量

3月9日20时30分,一堂特殊的战“疫”云课堂在武汉开讲。讲课的是吴锡平,他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1月24日除夕夜奔赴武汉,他和同事在汉口医院已奋战近50个日夜,这才挤出时间直播“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一课。

另一头听课的,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2017级临床医学及儿科学等专业300名学生。“吴老师,去的时候你不怕吗?”学生问他。“我们都是普通人,刚开始肯定会有一点担心,”吴锡平说,“但是武汉需要我们,病人更需要我们,身为一名医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责无旁贷。”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教师迎难而上,他们不惧风险、勇于担当的事迹,成为最鲜活的育人素材。

疫情期间,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熊正烨主动投身家乡湖北公安县防疫志愿工作。与此同时,熊正烨克服困难,抽空录制网络授课教学视频近30个,并上传到教学网站,方便学生在线或下载观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疫情面前必须挺身而出。”熊正烨的事迹鼓舞了一大批学子。

“阳哥,感谢你的付出,向您学习!”突遇疫情,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班学生迟迟不能返校,大大小小的事情辅导员杨阳都包了。他是“快递小哥”,整理学生毕业档案、邮寄学生毕业包裹378份;他是就业导师,创建专项就业指导微信群8个,修改学生简历100余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千余个,助力学生求职之路。

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这场“大考”中愈加坚定。

学生们把“疫情大课”中的所学,化为温暖人心的实际行动。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们多方联系,终于把1000个口罩送抵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创作漫画、作曲作词为一线医疗队加油;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开设“红领巾留声机”,小学生用语音留言的方式,为“最美逆行者”打气。

“灾难会暴露问题,但灾难同样能展现我们强大的民族信心和国家力量。历经这场灾难,相信同学们会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找到不少课堂上没有的答案,更快成长。”深圳高级中学校长郝爱国隔空进行的“开学第一课”刷屏了师生的朋友圈。“这是最好的一课!”许多“00后”学生留言说。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