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在支援中央苏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古驿道 如今迎来发展新机

5月21日上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参加的“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来到了兴宁市大坪镇,深入该镇十二肩岭古驿道,探究这条在民国时期支援中央苏区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红色交通线。

在十二肩岭入口处,金坑村民李叔向采访团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古驿道上的革命故事:解放前,古驿道黄渡水地段建有一间俊祥客栈,是当时闽粤赣边区所设的地下红色驿站,店主李俊祥和妻子周四招分别是金坑赤卫队的大队长和交通员。

为了干好革命工作,李俊祥夫妇常常装扮成农户把情报传送至邻近的红色据点,并带头利用募捐、“打钢单”等方法向当地富裕户和开明绅士筹集2000多大洋支援根据地武装斗争;处决了专门为国民党团防营造火枪刺刀的反动富豪刘某和通风报信的曾某。

在李俊祥等人的宣传发动下,金坑赤卫队很快发展成30多人的革命组织,为广大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分田废债起到极大的支持保卫作用。

由于革命活动频繁,俊祥客栈因反动分子告发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镇压。1938年5月,五兴龙国军李驯长带队袭围李屋抓走40多人,并全部押送到大坪区,制造了处决李壬生、李木生、李接生三名烈士的惨案,地下据点也被迫转移。

此外,1922年6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为平息陈炯明叛乱,孙中山委派许崇智领兵讨伐陈炯明叛军,在向北追击经过十二肩岭时双方发生激战。

在金坑村民的帮助下,许军在十二肩岭老茶亭南北山垇隘口处痛歼叛军,败退的陈军北窜江西,许军继续追击。

据《惠州府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兴宁始设北部驿路,路线从兴城出发,通往江西赣州。

该驿道是兴宁客家人挑盐、上江西担货及返程的必经之路,因古代往来担货挑夫经过此山岭,需要歇肩十二次,故称为十二肩岭。

毛泽东1930年5月在安远、寻乌、平远做群众工作时写下的《寻乌调查》,也提到了这条古驿道。

2018年,大坪镇积极将十二肩岭古驿道修复保护申报列入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打造工程,投入1300多万元完成古驿道本体修复、连接线、标识系统建设以及沿线节点提升工程。

该镇党委书记许杰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坪是个革命老区,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仅在土地革命战争以来牺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102名。近年来,在兴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坪镇抢抓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机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建设红色阵地,发展红色产业,全力打造“红色大坪、古道客邑、美食之乡”。

一方面是积极争取苏区政策支持。通过吃透政策、主动对接,争取省委宣传部、省自然资源厅支持下拨2020年罗屏汉出生地久安围、黄文杰故居修缮布展及十二肩岭古驿道节点提升、活化推广专项资金共1600多万元。

另一方面是努力打好“三张牌”。首先是打好“红色牌”。红色是大坪的底色,该镇高标准规划编制了《兴宁市大坪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总体规划(2020-2035)》,全力构建以“一核两带”为发展格局的“红色小镇”,重点推进“红色文化核心区”3+N工程建设,加快革命遗址修缮展陈进度,建好红色阵地;着力打通“屏汉大道”“水浸街改道”等5处困扰多年、严重制约精品路线交通瓶颈,积极打造以“罗屏汉故居—黄文杰故居—南粤古驿道”为重要节点的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其次是打好打响“绿色牌”和“美食牌”。绿色是大坪镇的本色,美食是大坪镇的特色。为此大坪镇积极打造 “美食非遗体验带”和“生态农业发展带”,以圩镇现有建成区为中点、S226线大坪段为主轴线,加大撂荒土地流转和复耕复种工作力度,往南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做大做优现代丝苗米产业园、零食豆干、油茶、梅州柚、鹰嘴桃、高山红薯等特色农业品牌;往北依托省级非遗布骆包子豆腐、梅州非遗大坪黄板、鱼生等美食和马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好“绿色”“美食”品牌。

据介绍,接下来,大坪镇将着力在“红色+”上下功夫,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特色农业+美食+休闲旅游+民宿”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切实做到红色教育基地、美丽田园建设与复耕复种工作有机统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红色大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