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疗资源优化 三甲医院已增至18家

中新网广东新闻8月26日电题:深圳医疗资源优化 三甲医院已增至18家

作者 郑小红 朱族英

40年前的深圳荔枝公园还是杂草丛生,在那里,有家几片竹叶棚搭乘的“医院”。如今,在这片土地成长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并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航拍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航拍图

数据显示,深圳市三级医院增加到47家,三甲医院从2010年的4家增加到18家,基本实现每个区至少配置1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配置1家社康机构。2010年至2020年上半年,深圳医疗资源配置实现翻一番,医疗卫生机构数由1827家增加至4437家,增长了1.4倍;床位数由2.28万张增加至5.65万张,增长了1.5倍,千人口床位数由2.20张提高到4.20张,其中原特区外地区千人口床位数由1.64张提高到3.62张;卫生工作人员数由6.77万人增加至12.43万人,增长了0.84倍,千人口医生数从2.05名提高到3.03名。

与此同时,深圳还引进名院名校来深办医,其中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等一批大学附属医院。

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更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国家队”。随着“国家队”的落地,深圳肿瘤、心血管等方面的诊治水平加快提升,全市市域住院率达到98.1%,2019年共有9万多名市外患者到深圳住院,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来自市外占比达40%。

引入“国家队”的同时,“深圳队”也彰显自身实力。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例,医院血液肿瘤科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血液肿瘤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颁布的“年度中国医院血液科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百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全国儿童医院第四、广东省儿科第一。来就诊的患者中,90%来自深圳市外,75%来自广东省外,最远的来自澳大利亚。此外,医院还有华南最大的风湿免疫疾病诊治中心、儿童癫痫中心等。

据悉,到2025年,深圳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23家基层医疗集团,共同组成深圳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今年,深圳还成立了15个重大疾病防治中心,构建起重大疾病防治中心为“龙头”,联盟医院为“骨干”,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为“网底”的防治联盟,让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集团一起“促健康”,构建重大疾病“防治管”闭环。

“以前,各个医院都想把专科做强,医院和医院之间容易掐架。通过成立联盟,让各个医院有了定位,区域医疗中心管好疑难杂症,基层医院做好一般的治疗,社康做好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让深圳医院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水平同质化,标准化,一般的患者就能在基层医院解决问题,这也避免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牵头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颜红兵说。

此外,通过在公立医院率先试行药品GPO集中采购改革和取消耗材加成,深圳大幅度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在此基础上,深圳还分三步调整2568项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提高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在优化医院收费结构、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每年还为患者减轻负担7亿元(人民币)左右。

未来,深圳将推动更多医学优质资源集聚,在肿瘤、心血管等领域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专科疾病防治中心,在儿科、神经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医疗中心或医学中心。加快中山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建设。(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