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迎来国家考核组考核验收

10月12日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东莞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进行考核验收。

考核期间,考核组在查阅资料、检查台账的基础上,分别对东莞南支流水源地、天骄峰景、华润雪花啤酒(广东)有限公司、第三水厂、海绵城市黄沙河示范区等18个现场点的节水工作进行了抽查,现场检查涵盖了企业节水、生活用水、污水治理、水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等内容。

国家考核组现场考核验收

国家考核组现场考核验收

东莞积极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经过多年努力,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10.80万元/立方米、7.25万元/立方米,较2017年分别下降26.23%、39.68%,用水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4年,东莞市获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2019年,东莞市获得“广东省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

用水精打细算

新建楼宇、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

东莞大力加强对行业、企业、居民的用水管理,不断提升城市节水水平。

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对大市区5504家非居民用户实行用水计划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明确计划指标审批程序,非居民用水计划覆盖率达到了91.55%。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并对列入名录的479家重点用水大户实施用水监控。发挥定额管理的引导作用,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取水定额。

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将节水管理端口前移,在新、改、扩建项目图审、验收等环节进行节水“三同时”全方位管控,严格执行各项节水技术标准,确保了新建楼宇节水器具普及率100%。2018年至2019年期间,完成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项目分别为524个、462个。

国家考核组现场考核验收

国家考核组现场考核验收

强化自备水管理。开展自备水全面普查,自备水用户的计划用水覆盖率为100%,严格实施地下水禁采制度,全部关停创建范围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内的地下水取水。

东莞还注重树立节水典型,进一步带动全民节水,由创建范围逐渐向全市辐射,形成良好的社会节水氛围。

创建工作中,把“三类载体”的创建作为节水工作的核心任务,为规范节水型载体申报考核程序,建成80家省级节水载体(其中,企业15家、单位50家、小区15家)、133家市级节水载体(其中,单位100家、小区33家)。同时,严格执行《节水型生活器具标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创建范围内全部生活用水器具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抽检覆盖率达100%;大力推广节水产品、设备,及时发布国家、省节水设施推广目录,为250户低保户免费更换节水型器具620余套,推动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以点带面,引导全社会使用节水型器具。

城市节水减漏

管网漏损率低于10%

东莞持续加强供水管网精细化管控,保障管网安全高效运行。

制定漏损控制计划,开展DMA分区计量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市创建范围内共建立112个分区计量区域,提高了表端数据的准确性,为分析漏损、及时维修管网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地降低了供水管道的漏损率。

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为改善部分供水管道老化、漏水严重、水压不足的问题,东莞结合DMA分区计量区域的数据分析,大力推进市政管道和小区用户表前管道改造工作。2018年、2019年管网漏损率分别为9.80%、9.64%,低于考核指标10%的要求。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占城区面积28.54%

2017年11月动工建设黄沙河流域东城段率先动工,目前各项工程基本完成,成效初现,镇级试点也相继涌现出谢岗银山湿地公园、寮步狮子河公园、常平常新公园等一些海绵项目。2020年6月东莞完成了住建部下发的海绵城市建设评估工作,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为35.5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124.38平方公里)28.54%,达到了“到2020年不低于20%”的目标要求。

改善水生态环境

324条污染河涌全部告别黑臭

东莞作为“水质型缺水”城市,水环境品质直接影响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近年来,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生态修复”治理思路,全面推动河涌水环境整治。2018年、2019年分别建成截污管网1525公里、1572公里,有效整治市内324条污染河涌,全部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全市断面水质逐步好转,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东莞结合产业用水水质要求,推动再生水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全市35家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大多数污水厂的实际出水已接近一级A标准,可用于热电企业冷却用水、生态景观补水、市政杂用水以及污水处理厂自用等用途,实现创建范围内再生水利用率超过20%。其中,燕岭湿地公园就是东莞再生水利用的典型范例,其年均再生水利用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南方日报记者】吴擒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