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连续三年增长!广州开启营商环境优化新“三板行动”

从“简政放权”到“重点领域营商环境攻坚”,再到“实施跨部门革命性流程再造”,广州实现营商环境改革“三级跳”,着力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56.77万户,同比增长13.62%。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广州入选全部18项指标领域标杆城市,“获得电力”“跨境贸易”“办理破产”“市场监管”4项指标领域典型案例获评全国最佳实践,“用地清单制”作为广东省典型案例代表入选“一省一案例”改革集萃。

如何以营商环境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10月27日,在“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中,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表示,广州正坚持从市场主体视角出发,用新的“三板行动”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拉长板:

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

“暖企15条”“稳增长48条”“支持中小微企业20条”“信用助企9条”……优化营商环境,广州突出政策供给出台实施系列政策组合,形成了“广州方案”。

“政府出政策是好事,企业更关注的则是政策能不能及时兑现。”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总经济师顾晓斌介绍道,自2016年广州开发区率先在全国推行“一门式”政策兑现后,将原来分散在发改、科技等16个部门、56项政策、418个事项进行全面整合,并设立政策兑现服务窗口,还将政策兑现服务延伸至企业和居民家中,实现企业群众“少跑腿”“最多跑一次”。

陈建荣透露,广州市开发区推行的“一门式”政策兑现至今已兑现4.5万多宗、受惠企业超6000家、兑现金额超350亿元,平均用时21个工作日。

为确保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政策红利,广州聚焦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持续发力。

在广州市开发区的实践基础上,今年3月,全市推行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形成了“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为核心的惠民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品牌。

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已开展“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等政策兑现事项,兑现4000多笔、金额超21亿元,为企业用好政策、用足红利提供了强大支撑。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张云珠表示,为了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广州从落实新开办企业免费领取一套4枚印章的举措,再到落实免费领取税务ukey,“就这两项改革措施,每年可为新开办企业减少成本1.7亿多元,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的同时,还实现了全程‘最多跑一次’,让新开办企业获得感更加直接、强烈。”

补短板:

上线全市“一网通平台”

“一方面自上而下狠抓各项法规政策落地,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建立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的联系沟通渠道和机制。”陈建荣提到,从定期召开的企业家午餐会、黄埔区举办的企业吐槽会,到海珠区首创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等,“这些都是广州开门听意见、主动解难题、着力补短板。”

比如,针对“开办企业”环节多、材料多、部门多的现实难题,率先对标世界前沿地区,在全市上线“一网通平台”,将改革前需提交的22张表单469项信息整合成1张表单55项信息,一次身份认证,一键快捷提交,最快0.5天办结“照章银税金保”等全流程事项(即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银行开户、申领发票、公积金缴存登记、就业参保登记)。

广州

在此基础上,广州还打造了首个开办企业“5G智慧导办”,将“一网通”平台办事指引数字化、影像化,每一填报事项均能一键获取智慧导办,并将“三个自主申报”(企业名称、经营场所、经营范围)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审批等创新成果整合到“一网通”平台,提升平台智能无人审批效能。

“新模式推行以来,全市通过‘一网通平台’新办企业率增至99%,办理15万多笔,其中超过半数在半天内办结。”张云珠说道,一系列举措的落地,正是广州千方百计让企业群众办事感觉像“网购”一样快捷方便。

获得电力效率同样是企业关注的重点环节。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副总经理苏志鹏介绍,广州持续深化推行并联审批、信任审批,低压非居民电力外线工程实现行政“零审批”, 高压电力外线工程实现线上并联审批5天办结,极大加快电力外线工程建设进度。

“目前,企业在广州申请新装用电,低压接电时长不超过8天,高压平均接电时长不超过45天,达世界一流水平。”苏志鹏说。

陈建荣还提到,针对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广州制定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总体规划,成立数字政府运营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区块链政务平台,建立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新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通过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助推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互认,推动“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化、“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智能化,为广州营商环境“数字化”提供强大支撑。

固底板:

明确超260项免罚事项

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宽松的创新环境。当前,广州正聚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筑牢信用底板,引导市场主体健康成长。

陈建荣介绍道,广州正推广“告知承诺制”,从根本上减少审批材料、环节、时间,累计归集各类承诺信息307万余条方面在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上下功夫,已在29个行业领域实施言用分级分类监管,在18个领域开展联合奖惩,从机制上尽可能减少市场摩擦,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他透露,广州制定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力争年内公布施行,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认可的改革举措,固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条款。

围绕营商环境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结合“包容期”管理,广州还率先推出轻微违法行为免责清单,明确260多项免罚事项,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强大的保障和支撑。

“今年9月,广州印发了《广州市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对涉及市场监管、城管、商务、价格、计量、安全生产、消防等领域的151项轻微情节的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张云珠介绍,这种“双免”模式,也是全国首创的一项推动建立监管纠错容错机制,旨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各有关市场领域持续健康发展。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连续3年持续增长,疫情期间仍保持20%的高位增长。”陈建荣强调,“特别是数字经济产业尤为活跃,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实有市场主体增长29.6%,充分展现了广州优化营商环境的活力和魅力。”

南方日报记者 黄舒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