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马”开始报名了!看看你的心脏适合跑步吗?

11月2日,2020广州马拉松赛正式启动报名。近年来,马拉松日益受到大家欢迎,但因剧烈运动引发猝死的报道也不在少数。医生提醒,“跑马”新手应循序渐进,如果有心脏问题谨慎参加。

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在每周一、四下午开设了心脏安全评估门诊,可进行亚健康人群猝死风险的评估,还会针对就诊者心脏情况制定适合的运动处方。

马拉松爱好者应注意心脏“预警”

你的心脏安全吗?2019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心脏预防评估中心。不仅着眼于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制定,更关注心脏安全性的评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心脏预防评估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黄慧玲教授介绍,今年7月,他们召集了30位马拉松爱好者,免费进行心脏安全及运动能力评估。不少接受评估的人都是资深马拉松跑者,但检查结果并不乐观。黄慧玲介绍,在这30位马拉松爱好者中,四成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高血压、运动心功能不全等。其中还有两位检测出心脏疾病,盲目进行高强度的极限运动有发生猝死风险。

“我几乎每天都运动,没想到竟然有高血压。”一位30多岁的跑者接受评估后,首次得知自己有中度高血压,运动时血压高达230以上。医生建议他规律服药,并暂时降低运动强度。

中山一院心脏预防评估中心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心脏相关的健康评估和心脏功能评估项目,包括无创静态心排、6分钟步行试验(结合无创血流动力学)、心脏评估组合1(运动心电+动态心排二合一)、心脏评估组合2(运动心肺+动态心排三合一)等。

黄慧玲建议,除了已经是疾病状态的群体(比如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老年人、青少年、疾病前的亚健康人群、肥胖群体、追求挑战极限的健康人群(比如马拉松和运动健身的爱好者),都是心脏评估的适宜人群。可以在进行体育干预的过程中,结合医疗手段的判断、初筛、过程监督和评估,来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久坐不动不宜突然高强度锻炼

时常加班熬夜、过度疲劳、久坐不动,近年来关于中青年人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如果感到胸闷、心慌,应该怎样处理?很久不锻炼,怎样的运动方式最适合自己?

黄慧玲介绍,有研究发现,平时运动量少的人运动增加时,发生急性心血管风险比运动量多的人高出50倍。急性的剧烈运动可能会增加心脏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久坐不动的人,不宜突然高强度锻炼。“很多人提到运动就只想到健身,其实还可以进行快步走、游泳、慢跑等多种途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调整运动方式。”

她介绍,心脏性猝死中约80%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引起的,这些冠心病患者中75%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痉挛,或三者同时发生,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从而导致猝死。此外,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力衰竭、心肌病、药物中毒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心脏性猝死。一部分心脏性猝死还具有家族遗传性。

虽说猝死发生突然,悄无声息,但并不意味着猝死来临就没有任何征兆。猝死发病前几周,有的病人会出现胸闷、乏力、呼吸困难;在发病前几个小时,有的病人会出现剧烈的胸痛、心慌、眩晕等。若出现了上述危险特征,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心脏安全评估,并注意休息,让超负荷的身体能够及时缓解,避免过度劳累。

中山一院体检中心主任莫穗林教授提醒,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存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或者已经确诊为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以及缺乏体育锻炼、压力大、熬夜晚睡的人群都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于这类重点人群,体检应该更深入,要求应该更严格。而对于体检未发现异常,但有高危因素或有不适症状的人群,适时的心脏功能评估也应提前介入。

中山一院乳腺外科林颖教授提醒,肥胖、酒精摄入等既是肿瘤的高危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在肿瘤治疗中,也要注意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定期进行心脏评估,可以提前进行医学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通讯员 彭福祥 潘曼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