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已有105个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

医联体建设如何更好实现上下联动“零距离”,真正让医疗资源“跑”起来,不让患者多“转圈”?

12月4日-6日,第四届新时代公立医院建设与发展“珠江论坛”暨首届全国医联体建设工作研讨会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行。

现场图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飞表示,广东目前已推动8所“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医院在30家高水平医院内部组建联合体,70个县(市、区)105个医共体覆盖全省县域。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黄飞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黄飞

2017年4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至此,“医疗联合体”成为“热词”,被赋予了推动深化医改的使命,以打通优质医疗资源和基层百姓的隔阂,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

然而,在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理不顺”“下不去”“接不住”“联不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做到“上下贯通、纵横相连”?

珠江医院院长王前表示,医院成立医联体客户服务中心,24小时提供协同服务,并在双方医生有效沟通的前提下,针对患者开展“一免六优先”服务(免收挂号费,以及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化验、优先检查、优先床位、优先取药),为转诊过程提供保障。“在珠江医院完成必要治疗后,协同联盟医院无缝下转,并明确后续治疗、康复和护理方案及根据情况随诊(远程)指导。”

珠江医院院长王前

珠江医院院长王前

统计数据显示,以广宁县人民医院为例,相比2019年同期,与珠江医院在住院患者双向转诊数量上增加了18.6%,而广宁地区直接赴珠江医院的门诊患者数量下降11.4%,这意味着更多患者选择先在家门口看病,有需要才上转。

记者梳理相关报道发现,医联体大致分为4种类型,有以深圳罗湖模式为代表的城市医联体;以清远连州模式为代表的县级医共体;有跨区域的专科联盟和以阳山模式为代表的远程医疗协作网。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始终离不开双向转诊、人才下沉、互联网技术等原材料。

如何依托专科联盟生态圈,助力区域专科同质化发展?

2020年6月,以珠江专科医疗联盟远程MDT协作系统为依托,甲状腺专科网络远程专家联合门诊在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正式上线,每周一次,固定时间开诊。

网络联合门诊中,由阳西专家团队上传资料、介绍病情并对就诊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珠江医院李强教授团队借助远程平台对患者进行补充问诊与交流。经双方专家充分讨论治疗方案,最后由李强教授向患者与家属解释方案。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原则上在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治疗,李强参与会诊讨论与指导。对于阳西有条件但没技术的病例,由李强到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带教手术。对于手术难度大、合并症多、阳西无条件开展的患者,根据联盟双向转诊“一免六优先”原则,上转到珠江医院手术;病情稳定的术后恢复期,则下转到阳西进行后续治疗。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0多名患者通过该网络门诊直接获益。不仅如此,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刘以举表示:“每一个使我困惑不解的病例,通过网络联合门诊的一对一针对性指导,每一次都是令我获益颇深的实践教学。”

【记者】黄锦辉

【通讯员】伍晓丹 韩羽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