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为疫情“重灾区”,防控短板如何补齐

据河北省12日通报,本次河北疫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截至当天,农民在全部病例中占70.7%。另据黑龙江省13日通报,当地近日新增病例均与望奎县疫情有关。感染者多集中在望奎农村。农村防疫在此轮疫情传播中格外引人关注。

农村地区为何成了“重灾区”?

没能及时有效控制传染源,是目前农村防疫工作的首要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医疗条件通常相对薄弱。以河北最早的疑似症状为例,刘家佐村某村民于2020年12月20日因感冒症状在村诊所就诊,此后没有外出,2021年1月3日才接受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出现这种耽搁诊疗控制、上报溯源的情况,与相当一部分乡村医生缺乏识别新冠患者的意识有关,而村诊所显然也不具备诊断与救治能力。

另一个因素是传播途径阻断不到位。冬季到来,新冠病毒存活周期更长,感染症状和冬季常见的感冒发热类似,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然而据相关报道,此轮农村地区确诊病例中,多人曾参加婚礼、葬礼等活动,戴口罩、少聚集等防疫要求都被抛在脑后。这不仅说明居民的防护意识很不充分,原有生活习惯仍没有根据疫情进行调整,更反映了基层防疫工作玩忽懈怠,存在疏漏。

疫情防控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存在任何薄弱环节。农历新年即将到来,虽然提倡在原地过年,但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规模不可低估。而且我国农村地区老年群体偏多,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几率高,感染新冠肺炎后救治难度较大,防控诊疗工作更具紧迫性。

农村疫情防控的短板必须尽快补齐。在医疗方面,各地方有必要尽快对乡村医生进行专项指导,提高对新冠肺炎的警惕性与分辨能力,发挥村级诊所的“前哨作用”。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农村患者没有进行转诊、检测,很可能导致疫情蔓延,需要由政府牵头,建立起发现可疑发热患者及时上报并给予相应处置的机制,完善核酸检测设备配置,确保无一遗漏。

思想认识的改变同样重要。要让农村居民配合防控,一方面需要村集体加大宣传力度、重视沟通方式,一方面必须保障好居民的生活需求尤其是就医需求,将防控措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村集体及有关单位自身也要提起重视,把监督工作落实到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恰当手段进行禁止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流动等防控管理。只有共同努力、及时应对,才能守住我们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平平安安过年。

文|笃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