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展览馆,看改革前沿的广东“峥嵘税月”

“92式”税帽、臂章、肩章和胸章 作者 岳瑞轩“92式”税帽、臂章、肩章和胸章 作者 岳瑞轩

中新网广东新闻7月5日电 (孙秋霞 岳瑞轩)近日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厅展出了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其中,来自广东税务部门的税收“老物件”——“92式”税帽、臂章、肩章和胸章,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税收印记。

来到党史展览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建立”章节的展柜面前,一顶硕大的税帽让人不由注目。仔细一看,黄色的税帽上有些许黑色的斑纹,来自江门市税务局的税务干部梁辉华一眼看出端倪:“那是发霉的斑点。”

在1990年的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纳税服务”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要求把征管过程看成是为纳税人服务的过程。自1992年开始每年举办的全国税收宣传月,就是做好纳税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时开展税收宣传工作,我们常常拿着资料进市场,下企业,到车间,在这种情况下,日晒雨淋当然是少不了的。久而久之,税帽自然也褪色变旧了。”梁辉华说。

1992年到2021年,梁辉华见证了税收宣传从走街串巷、广场摆摊、沿街广播,到如今创意视频、办税开放体验、纳税人“云课堂”等多样形式的变化。

在展台里,一枚标有“广东国税汕头-0073”序号的臂章来自于汕头市潮南区税务局的税务干部罗喜庆。得知这枚臂章在党史展览馆展出的消息,罗喜庆激动地聊起了一段往事。

1991年,汕头迎来了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第二次扩围,当时汕头已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体系,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约占全区工业产值的七成。罗喜庆正是这一年进入了税务系统,在负责管辖全市外资企业的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开展税务检查执法工作。

为了便于民众识别与监督,当时检查站、稽查队和集贸市场税务人员的制服上有一枚臂章,式样为布质、墨绿底色、盾形,臂章上方标有银灰色“税务”二字。“税务稽查人员执行检查任务时,必须穿制服戴臂章,体现了税务机关的执法刚性,更加彰显税收工作的公信力。”罗喜庆说。

1994年国地税分设,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划分到国税部门,在党史展馆内展出的这枚臂章正是在此时发放到了罗喜庆的手中。“由于臂章仅限于从事稽查检查的人员佩戴使用,因此每个臂章都要编号登记,比如这枚臂章上的‘广东国税汕头-0073’,就是当时我在系统内检查队伍的编号。”罗喜庆说。

随着制服样式不断改进,臂章也慢慢地退出了制服标志,如今税务稽查人员进户执法时出示检查通知书、检查证件来依法开展检查,2019年起新启用的税务检查证增添了二维码,方便纳税人查验持证人的身份信息。

展台上靠前的位置,摆放着两枚对称的税务肩章。恩平市税务局的税务干部吴雪梅回忆:“这款肩章有两套,一套是短款,夏季制服使用的,一套是长款,冬季制服使用。夏季那套肩章面料是绒面材质,而冬季那套则是立体车花工艺,20多年过去了,放到现在也是非常潮流的!”

2001年,吴雪梅在原恩平市地方税务局城区管理分局的征收大厅工作。“当时征收大厅里虽然已有电脑,但现金缴税还是常态。我们为纳税人办税之余,常常忙于整理税票等征管资料,下班后还要人工检查、一一对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税收征管模式也悄然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各地税务部门已开始与各大银行联系,探索少收、不收现金的可行性。

2003年,吴雪梅所在的恩平市地方税务局,成为了全省地方税务部门第一个全面实现无现金收税的县级局;2009年,东莞税务部门率先上线发票在线应用系统,开出全国第一张网络电子发票;2016年上线全国首个国地税共建电子税务局;2017年启用全国首个国地税共建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系统……

“从‘马路’办税到‘网路’办税,从现金收税到网上缴税,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吴雪梅说。

值得一提的是,历经几代税服变迁,胸章上的“中国税务”依然闪亮而坚定。鹤山市税务局的退休干部李冬凝从税务系统退休已有两年,听到党史展览馆征集税收老物件的消息,她第一时间捐出了珍藏已久的胸章。

李冬凝的父亲、哥哥都是税务干部,在他们的熏陶感染下,她也进入了税务系统工作。“当时跟我最亲的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经常早上八点出发,晚上十点才回,一走就是两个多小时的上坡路。为国家收好税款,就是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中国税务’四个字。”李冬凝说。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税务部门将坚持党建引领,继承好老一辈税务人的精神,进一步汇聚带好队伍展现新气象、干好税务开拓新局面的奋进力量。(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