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26年,中山环卫工见证城市蝶变

10月20日上午不到6时,中山中心城区环卫工人黄色兰穿起橙色工装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环卫工作。黄色兰对于这样的早出晚归的生活早已习惯,再过一周,她将迎来在中山环卫工作岗位上的第26年。“每天都是新开始,能为城市作贡献,心里既高兴又踏实。”从业多年,黄色兰亲生经历了中山环卫工作的变化,也见证了中山城市环境的华丽蝶变。

“中山是我家”

“早上好,这么早就上班啦。”走在东区中心城区的街道上,黄色兰不时遇到相熟的街坊,在社区负责清洁工作多年,她已成为街坊们的老熟人。与市民交流时,黄色兰能说一口流利的石岐话,走在街上,她总被人认为是本土石岐人。事实上,黄色兰老家在广西,1992年,她跟随涌向珠三角产业群的务工大潮,来到中山。最初,她和老乡一起,进入中山一家制造业工厂。然而,流水线上枯燥的生活和工作很快让她产生了厌倦。“每天睁开眼就是上流水线,一天到晚可能都看不到天空。”

黄色兰在中山中心城区社区开展工作。

1994年,黄色兰通过应聘,进入中山环卫队伍,成为中山中心城区的一名的清洁工。“虽然工作环境没有以前干净,但每天都能走起来,心里很高兴。”黄色兰表示,在环卫工作岗位上她每天都能与人接触交流,在城市里行走,尽览城市和大自然风景,这让她感到心情舒畅。而随着城市环境日益整洁,她心中的成就感和获动感不断提升,这也更加坚定了她坚守岗位的决心。

今年50岁的她也早已在中山定居,成为一名“老中山”,对于她而言,中山已是她的“第二故乡”。从事环卫工作多年,黄色兰已从一名普通的环卫清洁工晋升为负责管理50多人清洁队团队班长。“中山是我家,能为中山尽一份力,我感到很自豪。”

中山环卫工人黄色兰。

见证环卫工作升级,城市变美

作为中山的老环卫人,黄色兰见证了中山环卫工作和城市的变迁。“以前这里附近都还没开发,一些路都还是泥路。”来到东区华柏园小区附近一处环保垃圾屋,黄色兰回忆起了上世纪90年代末时这里的社区卫生环境。她表示,由于当时城区环卫管理仍未完善,居民区的垃圾收集清运工作较难开展。当时,中心城区各个小区虽然都设立了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垃圾屋,但垃圾收集仅是简单的堆放,环卫工人清理垃圾时,需要用铁铲铲,遇到大件的废弃生活垃圾,还需要用手搬。而每当遇到大雨时,垃圾屋中的生活垃圾往往被水浸泡,清理难度更大。将垃圾收集起来后,环卫工人还需用三轮车将垃圾运送到指定的收集点,而从清理到运输,一天下来要重复近十次。

近年来,为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中山不断提升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电动清扫运输车等环卫设备先后投入使用,同时,中山持续改造提升社区垃圾屋等环卫场所建设水平,环卫工人的作业环境也得到持续优化。

随着环卫工作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得到缓解。

黄色兰告诉记者,近8年来,她的环卫设备已更换了两次,她和同事们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如今,通过机械化作业,清理和运输一个社区垃圾环保屋的用时已缩短至10分钟内。

“社区更干净了,路更好了,高楼也冒起来了。”除了设备更新,让黄色兰更为欣喜的是中山城市环境的变化,她希望市民们都能关注和投入到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来,共建美好的城市环境。

受疫情影响,今年是黄色兰从业多年来最特殊的一年。在今年疫情期间,她带领着团队坚守岗位,为城市卫生日夜奔波。由于疫情初期市民们都宅在家,社区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平时多出不少,黄色兰和同事们的工作量大幅增长,工作时间也有所增加,这些变化都被黄色兰家人看在眼里。黄色兰表示,当时家人也对此向她表达了担忧,但她没有犹豫。“总要有人站出来,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担起这个责任。”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