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记|农村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这位代表带来“妙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随之也带来了农村生活垃圾增加、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今年,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卫生处理中心高级化制工饶宝琴便关注这一问题,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记者注意到,省人大会议开会间隙,饶宝琴不时跟其他代表交流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对建议作进一步完善,“希望提出切合实际反映民意的好建议,不负人民群众信赖”。

饶宝琴

饶宝琴

建议在农村推广使用有机肥料

广州市卫生处理中心是专业处理动物尸骸和废弃肉制品的专业机构,与各种腐烂发臭的动物尸骸打交道,是饶宝琴的工作日常。多年来的经历,让她对环境卫生问题持续保持关注。

在近年的履职过程中,饶宝琴发现,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生活垃圾种类及数量增加、化肥过度使用、环境污染等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是土壤、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长此以往,垃圾污染会制约农村的发展”。

如何破解农村垃圾污染难题?去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出加快探索适合我国厨余垃圾特性的处理技术路线。今年1月1日起,修订的《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正式施行,其中明确提出,引导农村地区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对厨余垃圾等有机易腐烂的垃圾,按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要求,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采用生化处理技术等就近就地处理。

“相关规章制度的出台,为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饶宝琴建议,要加大力度科普化肥过度使用带来的危害,政策上扶持农村使用有机肥料,科研上投入经费研究开发新型肥料。

在饶宝琴看来,农村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垃圾分类终端处理的厨余垃圾、动物粪便,通过脱水、高温杀菌、发酵等环节,将会成为肥料,可以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用来种植有机蔬菜。”她说,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利益闭环,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村民自治”,推动解决“垃圾围村”的问题。

持续为基层一线工作者发声

2006年,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饶宝琴转岗到广州市卫生处理中心。饶宝琴需要经常跟车外出,收集腐烂发臭的动物尸骸,然后在密封的车间进行处理。车间里夹杂着浓烈的异味、高温蒸汽以及除臭水的味道,工作一天下来,浑身都是恶臭味。

“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很不适应,对着脏臭的动物尸骸,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吐,也想过放弃。”饶宝琴坦言,“但前辈们身上的敬业精神,给了我继续坚持的动力,我也下定决心要把这份工作做好。”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康。”10多年来,饶宝琴始终牢记这句承诺,坚守动物尸骸和废弃肉制品处理岗位,不抗拒脏臭的工作环境,勤勤恳恳,为广州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是因为自己的经历,作为履职多年的省人大代表,饶宝琴也持续为基层一线工作者发声。此前,她曾提交关于提高基层一线工作者工龄工资、加强环卫队伍建设等多个建议,并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推动解决。

【记者】汪祥波

【摄影】张冠军

【统筹】王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