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校大学生人数全国第一!透露了什么信息?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广州常住人口达到186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597万人,相当于十年增加了一座特大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总量。

潜藏在人口中的一组人才数据同样亮眼:根据有关统计,广州本专科在校大学生达到130.71万人,超过如南京、武汉、郑州等传统科教大市,排名全国第一。

中大广州校区北校园

作为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自然是华南地区教育重镇,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全国知名高校,构筑起大型的大学生人才蓄水池。

不过高校已非“栓”住人才、提升受教育人口比例的唯一要素。地区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城市对人才的友好程度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走向,而人的流动又决定城市兴衰。

以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为截面,在这130万的数据里,透露出哪些城市发展的脉动和趋势?

130万在校生领跑全国城市

在校大学生数量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才储备与供给能力,也是持续发展最有底气的战略资源,广州统计局发布的《2020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广州本专科在校大学生达到130.71万人,排名全国第一。如果把在校研究生算进去,广州仍然是数量第一。

这不是广州第一次在“本专科在校生”数量排名中领跑全国,早在2014年,广州本专科在校生突破百万大关,2020年更是比上年增长15万人,势头可谓迅猛。

广州能在“本专科在校生”数量领跑,众多高校的支撑至关重要。

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不含港澳台)。从全国各省市普通高校数量排行榜来看,全国共有12个省份高校数量在100所以上。其中江苏省普通高校数量最多,达到167所;广东省有154所,全国排名第二;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山东省(152所)和河南省(151所)。

具体到城市而言,北京拥有92所高校,位居榜首;武汉83所高校,紧随其后;广州名列第三,有82所高校。其后依次是重庆(68所)、郑州(65所)、上海(63所)、西安(63所),成都(58所)。

(说明:1.“在校本专科生”和“在校研究生”数据来自各市统计局;“高校数量”数据来自教育部,截至2020年6月。2.武汉、兰州采用2019年数据。)

(说明:1.“在校本专科生”和“在校研究生”数据来自各市统计局;“高校数量”数据来自教育部,截至2020年6月。2.武汉、兰州采用2019年数据。)

广东省内一半以上的高校坐落于广州,集聚程度相当高。在最近发布的“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广东8所高校跻身综合性大学百强,其中广州就占了6所。

一方面,广州是省会城市,全国较为知名的大学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都在这里生根发芽。

另一方面,也因为广东人多,全省常住人口达到1.26亿,作为省会的广州,承接了绝大多数省内考生。

在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谌新民看来,广州本专科在校生数量持续增长还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政府从决策层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其次,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广州的经济实力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好支撑;再次,广州汲取全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验,入学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学数量、大学生数量及本科高校数量等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高教底子,而研究生数量和学科实力,则体现了城市高教水平的状况。

广州本专科在校生数量全国第一,但它拥有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为12.88万名,不仅与北京(38.7万)、上海(17.8万)等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也稍微逊色于武汉、西安、南京等省会城市。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从A+到C-),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四个城市的整体学科分布较为靠前。

广州的综合表现虽然不错,但A类学科数量(含A+、A、A-三级)与北京、上海、南京分别有大约5倍、2倍、1倍的差距。

广州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虽然本专科在校生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但在应届毕业生的留存率上,广州的排名并不靠前。

研究机构克尔瑞2020年出具的报告显示,约有 17 个城市的大学生期望就业比例均明显超过本地在校大学生占全国的比例。

这意味着,这些城市不仅能成功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生,对外地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其中,北京、深圳、上海表现突出,对外地大学生的吸引力最强,其次是西南中心城市成都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好的杭州,广州排在成都和杭州之后。

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规模超百万的城市中,除广州外,郑州和武汉的大学生均呈向外流失的情况,其中武汉更为严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虹吸下,高校毕业生留武汉的比例相对较低。

BOSS直聘发布的《2020 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进一步显示,广州以66%的应届生本地求职率在全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7。

广州高校毕业生从一座城市“离开”后,他会流向何处呢?

各高校数据可以作为参照:

从中山大学公布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来看,近八成本科生留在省内就业。以占比最大的本科生为例,约42%在广州本地就业,约24%选择了深圳,另有约11%的人在珠三角其他地区就业。

华南理工大学2020届毕业生留在广州本地的比例更低,39%的毕业生选择广州就业,22%去往深圳,4.3%流向佛山,3.1%在东莞,2%前往珠海。北京、上海、杭州、惠州、肇庆紧随其后,占比均超过1%。

暨南大学的情况大同小异,2020届毕业生33.4%本地就业,20.4%在深圳就业,在佛山、珠海、东莞就业的毕业生分别占比7.2%、6.4%和5.7%。5个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共占比73%。

窥斑见豹,得益于地缘优势,广州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占比最大,深圳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容小觑,佛山、东莞、珠海等湾区其他城市也吸纳了一部分的毕业生。

恒大研究院公布的2021年中国各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中有一组有趣的数据: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7%、0.6%,规模基本平衡,广州和深圳是大湾区内人才互为外流的首选目标城市。

5.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举行了2021届毕业生人才招聘会。

该报告进一步指出,从去向看,广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北京、上海、杭州、惠州、中山、长沙,人才流出占比合计达58.2%。和深圳32.3%的人才流向珠三角都市圈相比,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都市圈城市的比重显著更高。

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多是同宗同源城市、文化相近,另一方面是广州高校数量较多,全省人才为求学向省会集聚,毕业后又回流至省内其他城市。

有关数据显示,自2004年广州大学城投入使用以来,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16年来已向全省输出近60万名大学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创新一线,汇聚成大湾区创新生力军。

全省乃至全国的人才在广州流动,珠三角特别深圳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这一点来看,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功能进一步凸显。

大学生的“流”与“留”

教育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资源,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广州省会城市的定位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毫无疑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重心所在。

全省、全国的高考学生汇聚到广州,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又分流向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可以说,广州这座客流、物流、商流、信息流汇聚的综合性门户城市,也是大湾区高校人才的集散枢纽。

纵观全国,省会城市基本都承担了本省科教中心的功能,承接了绝大多数的省内考生。这是省会相对计划单列市的一个结构性优势,相当于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形成天然的人才蓄水池。江苏的南京,山东的济南莫不是如此。

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转型升级需要以及新经济崛起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作为本地人才库中最重要的组成,当地大学生成为更值得关注的重要变量。

毕竟,对于城市来说,用好这一群体,也就是积蓄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广州培育的人才不局限于广州本身,从人的迁移数据来看,“抢人”从单个城市竞逐向城市群竞争演进,都市圈时代甚至可能放大中心城市对人口人才虹吸效应。“未来不是某个城市的竞争力,而是都市圈、城市群的竞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表示,中心城市在引领都市圈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建设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高地。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才源广进”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

今年初,《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以“粤大湾区〔2021〕1号”文发布。把融通港澳、接轨国际作为最大特色,到2035年,人才特区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特区,成为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无论是广聚英才计划,还是南沙人才特区,扩大人才吸引的“留”和增强辐射能力的“流”无疑是广州强化省会城市功能,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的组成部分。

上世纪80年代,广州来的“星期六工程师”骑着自行车到珠三角腹地帮助当地企业成长。现在,大学城里的高校人才坐着地铁来往于湾区城市之间,为格力、美的、广汽、华为等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科技的智慧。

从广州到大湾区城市群,一张智力共享的网络加快铺展。

“新一轮的浪潮将由粤港澳大湾区引领,这里会产生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认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为未来大湾区的腾飞打下坚实的智力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 朱伟良 郑四方 郑慧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