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贫困户不返贫!解码顺德驻村第一书记攻坚秘诀

消除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是顺德对接雷州徐闻脱贫攻坚工作第一要务。面对湛江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顺德的驻村第一书记以政策为纲,结合雷州徐闻实际情况广开思路,通过集纳社会资源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双轮驱动”筑牢村经济发展根基等措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户无一人返贫。

集纳社会资源确保“两不愁三保障”

池塘碧水粼粼,六角亭干净整洁,修葺一新占地约30亩的“厚德公园”,成为雷州市上郎村村民休憩好场所。但在顺德驻村第一书记龚东超就任前,因为村民卫生习惯不好,同时缺少必要维护,“厚德公园”所在地堆满垃圾,无人靠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除了关注提高村民收入外,还希望村民能通过教育脱贫。”来自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龚东超不仅安排学院学生完善上郎村村貌,还让他们利用寒暑假近距离对留守儿童进行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等方面培训。

在龚东超看来,培养良好素养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课,“教育扶智”则是支撑上郎村发展关键基石。“今年8月,该村获得顺德3个企业共计6万元捐款,启动成立上郎村教育基金会,然后我们再动员上郎村的乡贤捐款28万元充实基金会,可以说,在雷州,我们村对教育重视程度是排在前列的。”

如今“教育扶智”策略在顺德对口帮扶雷州徐闻工作中逐渐推广开,在中国大陆最南端贫瘠之地——徐闻县北莉岛,顺德驻村第一书记李德浩突破远离大陆这个地理障碍,帮助该村适龄儿童也能享受良好教育。

“利用扶贫补助的资金,我联合顺德各单位,给学校募集12万元奖教奖学基金。”李德浩指出,经他协调,顺德工商联先后捐助50多万元改善学校硬件环境,同时佛山海天味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为北莉小学捐赠了2套多媒体电教设备。

顺德驻徐闻县北莉岛第一书记李德浩,克服地理障碍,为当地教育谋发展。

在各方关注下,2019年北莉小学在该校六年级只有43名学生情况下,参加徐闻县名校梅溪实验学校升学面试,期中有10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免费录取,创造了北莉小学在徐闻县小升初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除了教育持续投入,顺德的驻村第一书记还以啃硬骨头精神,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龙腋村是徐闻县的省定贫困村之一,陈国瑞担任顺德驻村第一书记后,就对14个未脱贫户进行具体分析。“入户走访时,发现林海兴一家存在难脱贫问题,分析发现是林海兴残疾等级评级过低,经过顺德驻徐闻扶贫工作队努力,林海兴补助额度提高了,于2020年初成功脱贫,至此龙腋村告别了贫困。”

为了避免贫困户脱贫之后因灾或因病重新返贫,陈国瑞还向帮扶单位顺德区科技局申请,为龙腋村285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争取了一份意外保险,该保险由顺德区金融联合促进协会捐赠,保额合计2422.5万元。

“双轮驱动”筑牢村经济发展根基

如果说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是扶贫工作的必修课,那结合所在村实情进一步激活乡村经济,则成为考验顺德干部开拓能力“新战场”。

经营500余亩火龙果种植基地,为雷州市梅田村贫困户累计提供了20多个工作岗位。但是在顺德驻该村第一书记夏月恒看来,梅田村还有条件通过“双轮驱动”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我发现梅田村及邻村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两季水稻收割完毕,稻谷需要烘干,但受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晒谷面临困难,需要构建一座粮食加工厂。”夏月恒指出,经过调研,并经村两委及贫困户代表讨论通过,最终决定投入5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入股梅田粮食加工厂:而这样的“硬核操作”,既增加全村43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经济收入,又解决村民“晒谷难”问题。

顺德驻雷州市梅田村第一书记夏月恒,除了引入火龙果种植外还推动当地成立粮食加工厂增加贫困户收入。

2019年,梅田村入股粮食加工厂共获得分红收益37500元,全部用于有劳动力贫困户脱贫增收。本月该粮食加工厂进入又一个繁忙期,据该加工厂负责人吴湛军透露,去年稻谷收购价还不到1元/斤,而今年稻谷收购价比去年增加近50%,村民收入还会继续增加。

如梅田村一样,雷州市军营村也是依靠“双轮驱动”扩展乡村经济规模。目前该村主要发展方向是远期要形成种植达10000亩,总产量达4000万公斤以上,亩产纯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的圣女果产业基地。

“我们2019年强化产业发展,种了550亩的番薯,一亩能产3000多斤,今年番薯收购价升到了2.7元/斤,销路很好。”顺德驻军营村第一书记邱颖忠表示,除了上述两个产业外,村中现在还有600亩的鱼虾塘,正是通过发展上述产业,军营村贫困户96户438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0.4元,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58.4元,村集体收入达108万多元,较上年翻了54倍,贫困村、贫困户均已脱贫。

南方日报记者 尹辅华 戴嘉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