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上租号打游戏漏洞,还要回答“不打游戏干啥”

新学期开学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要求网游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每周3小时游戏时间限制,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规定”。

防沉迷第一个周末,可供未成年玩家玩游戏的1小时中,某游戏“崩了”。9月7日,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错过游戏时间的未成年玩家情绪崩溃、打滚大哭等短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9月6日晚,央视曝光游戏账号租卖灰色产业链,记者花33元租号打了2小时游戏,整个过程并没有触发任何实名认证系统,甚至有商家明目张胆以“无防沉迷”为卖点,避开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制,无疑会稀释防沉迷政策效果。

不靠未成年人赚钱,应该成为网游相关企业共识。这是社会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商家应该按照网络实名制要求,避免将账号租卖给未成年人。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打出“无防沉迷”旗号,钻政策漏洞赚取不义之财,是在违法的边缘试探。

防沉迷“破防”,网游企业要不断优化玩家游戏行为数据分析,准确判定账号身份,有效控制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账号权限,把好防沉迷的技术关。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技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一方面,不是每家网游企业都具备相关技术水平,能够承担技术调动成本,也不存在任何完美技术,能够解决防沉迷问题;另一方面,除了游戏机制本身的问题,未成年人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得陪伴、成就感,就会在游戏中寻找代偿性满足,这需要社会各方协力。

从用家长身份信息注册,到糊弄爷爷奶奶刷脸,“60岁老太凌晨3点赵云5杀”,再到现下的租号打游戏,也要思考,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打游戏。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图,儿子坐在旁边玩手机,父亲在烟雾缭绕的棋牌室打牌,抱怨“都是游戏毁了我的清华孩子”。有些父母习惯了“手机带娃”,下班回家后自己玩手机,对孩子缺少交流和陪伴,为了减少带娃的麻烦,直接采取给孩子扔个手机这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要警惕不当引导示范给孩子上网行为习惯带来负面影响。

结合“双减”政策,孩子们学业负担减轻了,课余时间多了,需要用健康的娱乐方式填充。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才能防止按下游戏成瘾的“葫芦”,浮起短视频成瘾的“瓢”。

文|杨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