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文化馆开“分店”,烹制社区文化大餐

“在社区就能听到想听的歌剧、看到想看的画展,这种幸福感很扎实!”谈到退休后的文化生活,家住龙岗区横岗街道的老万很是满意。

如今,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多元,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深圳市龙岗区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力,推动文化馆总分馆建设,聘用专门人员到基层资源对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倾斜,让龙岗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演出、赏古典、听戏曲、观展览,享受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大餐”。

在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中,龙岗区各个街道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在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中,龙岗区各个街道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从“总分馆端菜”到“百姓点单”,从盘活公共文化资源到拓宽服务边界……2019年以来,龙岗区以创建第三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创”带“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全面快速提升。

深圳以其发达的经济、高耸的摩天大楼为世人知晓,但当提及其内涵,仍有一些人对深圳持有“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素有“中国工业百强区”之称的龙岗亦是如此。

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质量,龙岗区印发了《龙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9—2020年)》,制定文化馆总分馆服务标准,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度。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投入53亿元新动工建设布吉、坂田北等7大街道文体中心项目;统筹调剂1100万元“民生大盆菜”经费用于保障优质文化类项目“点单式”配送。

2019年,龙岗区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0万多平方米,深圳音乐学院、龙岗国际艺术中心两大市级文化地标相继落户龙岗,日后将成为龙岗文化新地标。

目前,龙岗区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区、街、社区三级全覆盖,并打破各层级壁垒,实现互通互联,形成设施、服务、资源的网络体系,服务范围一直延伸到社区,贯通了体系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希望通过总馆的资源、资金等优势带动各个分馆的文化发展,打造出‘一社区一品牌’的文化氛围。”龙岗区文化馆馆长万剑说。据悉,龙岗区现有文化馆街道分馆11个,社区分馆111个,初步建成“1+11+111”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目前初步实现了设施构建成网,形成‘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万剑说。

数据显示,龙岗区文化馆的达标率100%(均为国家一级馆),总分馆体系覆盖全区11个街道;推动11个街道综合性文化站、111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提升。

同时,龙岗区还充分利用党群中心、夕阳红老年中心等综合性服务设施,补充基层文化服务功能,全面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面墙”。

目前,龙岗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已经构建成网,如何将这张网织得更结实,真正实现文化馆总分馆的资源联通,人才的作用显而易见。

“主要任务就是将总馆的资源下沉到各个分馆。”万剑说。2020年,龙岗区新增1220万元,招聘122名工作人员进驻11个街道文化分馆及111个社区服务点担任文化指导员,总分馆之间实现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人员培训。

针对区、街、社区三级文化干部,实施系统培训,增强综合能力;针对文艺骨干,采用集体培训+个别化辅导的方式,提高技艺,增强组织力;针对文艺骨干,着重提高技艺,增强组织力。

同时,文化指导员积极了解居民公共文化需求,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采取线上数据采集分析与线下调研访谈相结合方式,面向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基层文化干部、文艺骨干、专家学者等,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座谈会等形式,把握群众文化需求,实现总馆资源到分馆的精准对接。

10月30日,近200名叔叔阿姨穿着各式各样的演出服亮相坂田街道哥伦比亚广场。他们来自11支手拍鼓代表队和9支广场秧歌代表队,随着音乐响起,叔叔阿姨们纷纷登台表演,角逐金奖。

坂田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志谦介绍:“各代表队表演的舞蹈都是叔叔阿姨们集思广益的原创作品,大家的创造力很强,创作的很多作品都十分惊艳。”

据了解,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以来,坂田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广场舞和秧歌等文体活动及骨干培训,街道的舞蹈老师教会各个社区的领队,领队再将学会的舞蹈教给社区的居民,“以点带面”的培养,锻炼了一批秧歌骨干人才和队伍。

坂田街道文体服务中心的故事是龙岗区发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中,龙岗区各个街道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按地域分布和领域特色,龙岗区已建立起“1+16”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组织架构,由龙岗区文化志愿服务队统筹,指导包括11个街道、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文化中心、区社会组织等16支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各项文化志愿服务。

“按照‘普通文艺爱好者’‘专业人士’‘专家人才’,因材施策分类开展技能提升、活动策划等培训,以及提供活动场地和经费支持,每年固定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志愿服务开展。”龙岗区文化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人说。

“你点我送”文化公益培训、“高雅艺术进基层”、“全民阅读之区”……这是龙岗区持续打造的三大文化惠民品牌活动。2019年以来,龙岗区仅区级文旅部门投入超过4000万元,用于采购公共文化活动约1200场、公益培训1.36万课时。

以“你点我送”文化公益培训为例,该品牌活动项目提供包括国学、舞蹈、器乐、美术、书法、摄影、声乐等55项培训课程;将声乐、管弦乐、国乐、戏曲、戏剧、舞蹈、展览、电影共八大类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次合理安排在社区、学校、企业园区,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初步实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民利民。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龙岗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演出、赏古典、听戏曲、观展览,享受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大餐”。

除此之外,针对剧场效果要求比较高的演出,文化馆另辟蹊径。“我们将观众接到总馆来看演出,既满足了剧场灯光、音响的要求,也不用将各种设备拉到各个分馆,效果又好又节省运输成本。”万剑说。据统计,2019年以来,向11个街道、111个社区、30家重点企业(产业园区)、26所学校、7家医院、4家养老院提供“你点我送”文化公益培训1.36万课时,开展“文化惠民进基层”系列文化演出近300场次。

“有了精品的作品,才能提高公共文化的水平。”万剑说,聘用的文化指导员到各个分馆后,协助社区开展活动,着力发掘各个分馆的特色,将摄影、书法、舞蹈、歌唱、非遗等文化力量培育起来,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文化氛围。培养群众的艺术修养,选拔有一定艺术技能的群众组建艺术团,创作艺术精品。

截至2020年9月,龙岗区共有区级文化艺术类社会组织28个、街道级文化艺术类社会组织50个、社区业余文艺团队266支。

其中,“一大一小”两个团体成为典范。“一大”即大围屋艺术团,这是深圳唯一以现、当代舞为核心的舞团,先后参加2019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暨深圳市春晚演出等众多大型文艺活动演出,艺术团的足迹遍布香港、广州、珠海、厦门等城市。“一小”即“小弹唱LIVE”公益音乐演出,该演出自2014年以来已开展120多季,平均每月两场,参演乐队200余支,演出足迹遍布龙岗区各街道社区、企业园区、学校商场,累计惠及观众近30万人次。

龙岗区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做法,打破了常规,让人眼前一亮,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文化的香甜。在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中,总分由2018年的第七名上升到2019年的第二名。

【撰文】崔璨 金永胜 张英信 汤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