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E9管节成功安放,最深隧道基槽咋挖的?

4月21日下午3点50分,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全线最深管节——第9个管节(E9)在深达37米的海床上完成安装沉放,至此,项目沉管隧道已建成1443.5米。

在此之前,作为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施工的“开路先锋”,中交广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团队克服工期紧迫、挖深大、回淤强等不利因素,高质量完成了海底隧道基槽开挖和清淤工作,为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施工抢回了宝贵的时间“窗口期”,保证了沉管隧道E9管节的顺利沉放安装。

“浚海5”轮正在E9管节施工海域清淤作业。

海底“技术活儿”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长约6.8公里,其中沉管段长约5公里,由32节沉管组成。其中E9管节基槽属于沉管隧道工程最深处,最大清淤深度达37米,相当于13层楼的高度。今年初,E9管节最终确定于4月20日正式浮运安装,留给中交广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团队开展基槽开挖、清淤工作的时间十分紧张。

此外,项目团队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个现实:由于管节沉放安装施工区域地处珠江口繁忙水域,受汛期以及独特的水文条件影响,海底隧道基槽回淤强度变大。E9管节基槽,已经接近沉管隧道工程最深处,回淤强度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2-3倍。

3月28日,中交广航局万方耙吸式挖泥船“浚海5”轮正式进入E9管节施工水域。“浚海5”轮船身长130多米、宽25米,而此次清淤的范围包括E9-E11沉管的边坡及基床,东西向长不到500米,南北向宽度不足400米,这对“浚海5”来说,基槽开挖成了一项精细的“技术活儿”。

中交广航局测量人员利用泥浆密度仪进行海底环境密度检测。

“这次施工,比夜间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开大卡车难度还大。正常人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都容易摔跤,更别说是在近40米深的海底进行清淤施工了。”经验丰富的“浚海5”轮船长黎汉庭介绍,这次施工对两只船载耙头下放的高度及精度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好比一个人左手与右手之间的协作,船上工程师必须时刻调整两个耙头下放的高度,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让耙头触底,影响船舶施工安全。

项目团队认真分析了水文气象后,充分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决定利用平潮或低潮时段进行清淤施工,特别是在夜间风力小、流速小的黄金作业时间,既保证了清淤施工效果,还可以在狭窄的施工水域内利用“双耙齐下”的方式提高清淤效率。

抢下“窗口期”

“4月8日要完成E9管节基槽清淤施工,为E9管节在4月20日浮运安装创造条件,这个‘窗口期’绝对不能错过,我们一定要把时间抢下来!”4月1日晚23点,中交广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副经理马定强在项目碰头会上强调,项目团队必须齐心协力,解决海底清淤施工大挖深、强回淤、扰动大等难题,用10天时间完成E9管节基槽清淤施工任务,为深中通道岛隧工程沉管浮运安装抢下宝贵的施工时间。

中交广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团队每日清淤施工碰头会

“浚海5”顺利完成E9管节东边基槽清淤,撤出施工海域。4月3日,“捷龙”轮紧接着进场,负责距离钢封门前60米的清淤施工任务。

“捷龙”轮长达62.3米的桥梁架及新型多功能清淤吸头,可实现深水深槽“定点盖章”式高精度清淤。船长赵江介绍,“捷龙”轮可以通过吸头水下3D姿态显示系统清晰观测到水下作业情况,既能有效保护已完成沉放的E8管节,又能有效解决海底施工能见度低的难题。

“捷龙”轮驾驶员进行”盖章式“清淤作业。

E9管节的清淤施工,并非一帆风顺。据4月4日最新测量数据显示,E9管节基槽槽底又出现大量回淤。

中交广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廖曾平当即决定,出动“捷龙”轮再次清淤,并要求测量人员提高测量频次,由每天一测改为每天两测,实时关注海底清淤质量。

4月8日,经历了“捷龙”轮来来回回的三次“清扫”,检测结果显示,E9管节基槽清淤施工符合验收标准。

“这是我加入深中通道项目建设以来,工期最为紧迫,在大挖深、强回淤等不利情况下,干得最漂亮的一仗!”廖曾平激动地说道。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通讯员】胡思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